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科学帮扶 精准脱贫
2018-07-26 17:37:03??来源:东南网 责任编辑:林锦星 我来说两句 |
“中国扶贫第一村”——赤溪村主干道长安新街。? 王志凌 摄 案例介绍: 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是一个畲族行政村。30年前,赤溪村集“老、少、边、穷”于一体,280多户村民分散居住在12个“五不通”的偏远自然村。1984年《人民日报》头版刊登“读者来信”,反映赤溪村下山溪畲族自然村群众贫困状况,由此拉开了全国大规模、有组织扶贫攻坚的帷幕,赤溪村也因此成为“中国扶贫第一村”。历经十年“输血”就地扶贫、十年“换血”搬迁扶贫、十年“造血”“旅游+产业”扶贫的艰苦历程,赤溪村的脱贫致富奔小康事业结出了丰硕成果。一是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全村408户180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4年的166元增长到2015年的13649元;人均住房面积从8.4平方米的“茅草屋、木瓦房”升级为人均42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房”。二是村庄面貌改善。通村公路从无到有,总里程达58.6公里;通过搬迁,自然村数由14个减至1个中心村和2个自然村。三是村财收入增加。从1984年的负债10多万元变为2016年村财收入突破50万元,人均收入增幅20%以上,游客量达到20万人次。 一、因地制宜,选准产业扶贫路子。充分发挥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西南麓的优势,主动融入“环太姥山旅游经济圈”,引进万博华、耕乐源等旅游公司,投资7800多万元建设旅游景区,开发生态(峡谷)运动乐园、七彩农场、野趣园等项目,引进品品香等龙头农企建设有机茶、名优果蔬、珍稀苗木等7类休闲农业基地,打造“全国旅游扶贫试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品牌。近年来随着大量游客的纷至沓来,村民依靠旅游业增收的路子越来越宽,从原来单纯以农为业,增加了山地农业、农家体验、餐馆住宿、旅游产品、劳务服务等多种类型的收入渠道。现在,村民收入主要分三块:一是经营收入,全村开了36家特产店、12家农家乐、18家小超市,去年人均经营收入4300元;二是财产收入,全村1400亩水田80%得到流转,村民每亩每年收取500元租金,还有20多户村民租赁店面实现每年2000-3000元的店租收入;三是工资收入,210多名村民在旅游公司、合作社就业务工,去年人均工资收入4250元。 二、政策扶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改善交通“拔穷根”。以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推动建设“桑园水电站”为契机,1993年修通了第一条可通车的土路,村民告别了“走山路”的历史;之后陆续修通连接太姥山、福鼎市区的水泥公路,带来了旅游业的起步;2013年在宁德市委的推动下,2015年7月建成通车的“杨赤公路”及“太姥山—霞浦龙亭—赤溪”旅游公路,更是将赤溪融入了全市的“旅游产业圈”。二是造福搬迁“挪穷窝”。以1994年下山溪22户88名畲族群众实施全省首批“造福工程”整村搬迁为先导,将周边12个自然村280多户村民整村搬迁至中心村,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逐步完善基础设施,落实后续发展措施,使中心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三是民族特色“显魅力”。依托省民宗厅三年挂钩帮扶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及被列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试点村的机遇,实施村庄立面改造、畲族风情购物街、畲乡山水木屋维修、防洪堤与沿溪景观带等建设项目,致力打造闽东畲族特色村寨。 三、精准发力,完善多元保障机制。坚持“政府、群众、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积极援引工商企业、乡贤及社会组织参与扶贫。在宁德市委的帮助下,福建青拓集团捐赠100万元设立“赤溪村农民产业扶贫基金”。针对贫困户,按照“五因五缺”(即因病、因残、因学、因灾、因偏远,缺技术、缺资金、缺劳力、缺动力、缺市场)分类法,建立“已脱贫群众”巩固提高帮扶、“发展缓慢群体”综合保障帮扶、“发展缺动力群体”思想动员帮扶、“失去劳动力群体”最低生活保障机制,从帮助制定脱贫计划、落实帮扶资金、解决就业、发展致富项目、推销农产品等方面,着力提高脱贫精准度。建立贫困户因灾致贫救助、子女就学帮扶、大病补助等差别化保障制度,实施“海云工程”,防止因病返贫;组建一支30人“大手牵小手”帮扶特困户的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截至目前,全村29户39名贫困人口,其中五保户13户13人,按每月616元的标准由政府供养,60岁以上老人每月定期领取100元的养老保险金;低保户14户19人,每人每月领取200多元的低保金,加上自己的收入,年人均纯收入达到3700元的扶贫标准;还有2户7人因病因学收入低,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管理给予重点帮扶。 四、思想提升,培育脱贫致富能力。坚持办好基础教育,培养脱贫致富新生代,避免隔代贫穷,援引各方捐资200多万元建设村中心小学、开办幼儿园,随着外出人员回流,在校生由原来仅60人左右增加到现在的118人,村里现有60多名大学生。结合上级政策,帮助30多名大学生创业就业,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茶叶加工厂,发展电子商务等,全村实施大学生创业点5个;成立青年农民创业就业指导中心、农业技术服务队、农民文化学校等,对接金融部门信贷服务,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养、农家乐等创业致富项目,尤其是对接旅游市场,传承“凤凰节”、篝火歌舞等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畲族特色商品、餐饮及民宿,让畲族同胞在推动发展中增加收入、提升民族自豪感。此外,还成立妇女中心、青年中心、老人活动中心等,完善宽带网络、广播电视、农家书屋、扶贫历史展示厅、生态文化主题公园等设施,丰富群众文体生活,开拓脱贫致富视野。 五、强化核心,夯实基层建设基础。围绕建设发展型和服务型党组织,实施农村“168”党建工作机制,探索创新“四强四引领”(强素质、引领思想观念大转变,强组织、引领脱贫致富奔小康,强服务、引领建设美丽新村,强机制、引领团结稳定促和谐)党建经验,优先选拔一批优秀民族干部委任至重要工作岗位,将经济能人、种养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选入村“两委”班子,并以上级下派2位驻村第一书记及选派4名优秀大学生村官到村工作为契机,构筑引领扶贫开发、自我建小康的组织核心。如为增强村财“造血”功能,以村基础设施投入为资本,与旅游公司股份合作,成立了村委会控股的赤溪生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今年收入可达34.2万元;建立一支28人“巾帼志愿者队伍”,帮助妇女申请小额资金贷款,组织开展扶贫帮困、卫生整治、纠纷化解、“最美家庭”评比等活动,营造畲汉一家亲、携手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六、深化提升,谋划加快发展步伐。坚持“生态立村、旅游富村、党建强村”战略,着力实施新一轮“十六个一”提升工程,激发内生动力,挖掘资源潜力,重点围绕全面拓展旅游景区,做好白茶专用水开发,规划提升休闲农业,引进扶持一批企业,积极发展文旅项目等五个方面发力,推动产业发展。力争到篮球比分直播:底实现全面小康,村财稳定增收,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游客量达到50万人次;到2020年村财收入突破10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建设生态优美、创新创业、经济发展、群众富裕、村企文明的旅游小康村,努力将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建设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示范村。 ?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jjjtsb.com 篮球比分直播: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