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妈“诈死”背后是家庭教育的偏差
www.fjnet.cn?2013-09-12 15:45? 刘孙恒?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本报9月11日报道的《为培养女儿 亲妈“诈死”13年》一文中,母亲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告诉孩子:“你亲妈已经死了,我不是你妈。”这位母亲以这样“空前绝后”的教育方法培养了孩子13年。文章见报后引发关注。这种超乎常规的“奇特”教育方式,对女儿是否公平?这种方法是否值得提倡?(9月12日《沈阳晚报》) 真的是“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当一位母亲为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竟以“我不是你亲妈”的“诈死”方式来负面激励孩子奋发图强,此番良苦用心,无疑便足以令人肃然起敬。试想,当该母亲亲口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不是亲生的,你妈早死了”,多年来,自己的身心又何尝未承受着莫大的苦楚? 因此,笔者无意指摘该母亲的不是,但纵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思考此种教育方式的欠妥之处。尽管基于今天的结果,该母亲的做法或许是成功的:自那之后,孩子“仿佛变了一个人”,能够独立自主,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如今也是事业有成,生活幸福。可也正如网友所说,“幼小心灵的痛楚与创伤又如何弥补得了?”多年来,一直以为自己是寄人篱下,从而努力发奋,早早“当家”——对于那孩子来说,年少时即有“成年人的烦恼”,成长的历程又有何快乐可言? 更何况,真的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有更多更佳的路径选择,那么,又何必选择此种对于孩子而言,可谓是残忍的教育方式呢?当优越的家境不是自己“更上一层楼”的基石,反而成为阻碍自己快乐成长的“拦路虎”,恐怕只能长叹“奈何落入帝王家”了。最最令人后怕的,是此种教育方式潜藏着扭曲孩子心灵的危险。据悉,再该母亲无数次的强调自己是后妈,你亲妈已死了后,“程程相信了,人也变得沉默和独立了”,就此而言,谁敢说不存在将孩子导向歧路的风险呢? 或许会有人说,此种教育方式只是极端个案。是的,很少会有母亲选择以“诈死”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但若置于家庭教育缺位或失范的语境内,显然也不全是。与狼爸、虎妈等作比较,不是一样的功利色彩浓厚、忽视通识教育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教育从娃娃抓起”等理念深入家长之心的背景下,此种方式又何尝不是家庭教育困惑与焦虑的加强版? 故而,不能再无视家庭教育的偏差了。一方面,诸如《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等政策规定,该切实发挥一下指导家庭教育的功效了。另一方面,既然家庭教育的偏差很大程度上是囿于应试教育的捆绑,那么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应是当务之急。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9-01]大学教授:教育理念决定家庭教育成败
- [ 03-14]家庭教育支可抵税,可行吗?
- [ 03-13]家庭教育支出逐年上升 委员提案教育支出抵税
- [ 03-01]隔代教育盛行 家庭教育父母不能缺位
- [ 02-27]家庭教育底线是不“丢人”
- [ 02-25]专家称家庭教育社会责任缺失致青少年犯罪易发
- [ 02-17]从孩子炫富压岁钱被殴看中国式家庭教育
- [ 11-18]两岸学者共话家庭教育:应注重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