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死不救罪”治得了“冷漠病”吗
www.fjnet.cn?2011-10-21 08:48? 沈 彬?来源:新快报 我来说两句
佛山女童小悦悦被两辆车碾压,18路人见死不救,引发全民热议。10月18日,广东省委政法委、社工委等十多个部门开展“谴责见死不救行为,倡导见义勇为精神”大讨论。会后,省委政法委问计于民,征求救济机制、奖惩机制方面的意见与建议。有人提出要立法设立“见死不救罪”,再次引发新的争论。 治愈“冷漠病”能靠严刑峻法吗?支持派找出西方法治国家的相关立法,比如《德国刑法典》规定:“意外事故、公共危险或困境发生时需要救助,根据行为人当时的情况急救有可能,尤其对自己无重大危险且又不违背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进行急救的,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罚金。” 说到“见死不救罪”,中国现行的刑法里也不是没有———刑法总则里有“不作为的犯罪”,就是有“必须作为的义务”而不作为,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教科书所举的典型例子是,当班医生拒绝抢救病人。但吊诡的是,据我所知,除一些把无钱的病人送到野外,致其死亡的案子,医生因为病人无钱,就是不实施治疗导致死亡的,几乎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比如,2005年北京同仁医院急诊走廊里,来京找工作的王建民因无钱治病,生生地在抢救室边上死掉了,警方也没有追究医生的“见死不救罪”。 刑法里既有的“见死不救罪”,都无法得到执行;有明确救人责任的医生,都难受到追究,凭什么认为我们立一条“见死不救罪”,那些既不懂急救知识,又与被救者萍水相逢的路人,就道德水平飙升去救人了?至于法律该怎么界定“见死”、“不救”,更是个麻烦。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网上呈现出来的道德水准,比现实生活高出一大截。比如,同属佛山市的顺德公交公司决定在行业设立“扶人奖”,每次奖300元,有重大影响的奖500元。但网上的微型投票显示,居然有七成人反对,理由是一个“正常”的社会道德行为,不需要靠金钱去引导。这是何等的“高大全”啊!但,往往在网上被视为“正常”的扶人一把,在现实中却成为“不正常”。这种“道德落差”值得反思。与其谴责他人人格的卑下,不如思考如何让公民的行善之路更加平坦。 比如,当公民因为救人而惹上麻烦,比如被诬为肇事者;或者因为救助不当,扩大了损害;或者救助时自己受到伤害,那么我们的社会能否提供便捷、全面、人性的保障机制,替救人者分担,乃至承担起全部责任?让行善者对救人有明确的预期,不再惴惴于潜在、不可测的风险。上述提到的顺德的“扶人奖”只是一个微小的地方。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20]但愿见死不救大讨论能够唤醒社会良知
- [ 10-18]见死不救让我们反思什么?
- [ 10-18]质疑救人“想出名”比“见死不救”更可怕
- [ 10-27]垫付医疗费能否打破见死不救坚冰?
- [ 10-20]有急不救离见死不救有多远
- [ 05-08]见死不救,道德何在?
- [ 04-22]执法者见死不救,不能仅限于谴责,更应该有相应的处罚。